世人皆欲杀

也许真是期待值的问题?《疯狂的外星人》比我想象中要好 而《流浪地球》则没我想象中那么好

一口气把《疯狂的外星人》和《流浪地球》都看了,简单地说:《疯狂的外星人》比我想象的好,而《流浪地球》没有我想象的好。


大年初一几部电影揭开盖头后,大约到了中午,豆瓣评分才起评,当时的起评分是:《疯狂的外星人》7.2,《飞驰人生》7.3,《新喜剧之王》6.3,《流浪地球》8.4。当时我就和朋友说:《疯狂的外星人》和《飞驰人生》要以“保7”位目标;《新喜剧之王》大概想要维持及格分数不容易;至于《流浪地球》那就开始疯狂的逆袭之旅吧!


随后,《疯狂的外星人》果然“保7”失败,距离起评时间也就过去了大约4个小时,而在这期间,《流浪地球》评分还曾经反涨过0.1,虽然后来又跌回去了。另外,《飞驰人生》也曾经反涨过0.1,而《新喜剧之王》就是在是掉头向下狂栽了……截止到我看这两部电影的时候,豆瓣评分如下:《疯狂的外星人》6.4,《流浪地球》8.0,《飞驰人生》7.0,《新喜剧之王》5.8。基本上映当天的预估都差不多兑现了的样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观影前的期待值比较低的关系,看完觉得《疯狂的外星人》觉得颇为惊艳啊!虽然矛盾最后的解决有点儿过于生硬,一些屎尿屁的梗也稍显恶俗,配角人物就更是脸谱化,有些反讽也过于直白,可真的让人很欢乐啊!恶搞各类特工大片、恶搞《降临》、恶搞漫威的超级英雄、恶搞春晚等等,但最关键的是,黄渤和沈腾这俩主演实在是太可爱了啊啊啊!


沈腾的口音是一贯的,黄渤是特意学的,一开始还觉得有点儿别扭,后来越听越得劲!最最关键的是,这俩实在太有爱了!!!车里放歌的那段儿,沈腾那飞醋吃得啊,我跟你说,简直了!沈腾都说了那么多遍“让你往前迈一步”,黄渤你咋就不能开窍呢?!沈腾那个刀子嘴豆腐心啊,黄渤那个傲娇小别扭啊!讲真,在大荧幕上看到国产片这么丧心病狂地卖腐,真是开心到爆炸啊好么!


事实雄辩地证明——一部没有女主角的电影是多么招人爱啊啊啊!


话说,这俩的CP应该叫啥?沈耿/耿沈?还是飞浩/浩飞?攻受无所谓啦,他俩怎么着都行~~~第一感觉上,还是沈腾飞比较宠,宠得耿浩这么多年都在折腾自己的“耍猴大业”,当然,耿浩这么些年也没嫌弃过沈腾飞的智商;反过来,尽管耿浩这些年好不容易攒的那点儿钱都给沈腾飞交“智商税”了,他也顶多就是嘴上嫌弃嫌弃,银行卡照样任对方瞎折腾,所以说,这俩真心是绝配啊!CP文会不会都是沙雕风的呢?想起来就忍不住想笑肿么办……


所以说,多喜欢这部电影可能还在其次,但这俩主演实在是太招人爱了!这就很没辙了对不~~~


至于《流浪地球》,也不知道是因为期待值太高,还是对【木及】权主义抱有根深蒂固的怀疑【无论在怎样的“大义”之下】,感觉不如我想象的好。比如被反复夸赞的特效,可能因为灾难片、超英片这类视效大片近年来看得比较多,并不觉得特别震撼,当然,考虑到“国产特效”这个比较前提,还是要大大地点赞的!特别是“中国地标”的灾难性的展示,这点真是开创先河,终于不用永远只看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在电影和漫画里被毁得数不清了。


在这一点上,《流浪地球》和前年的《战狼II》是一个道理,作为横向比较,都只是水准以上的合格类型电影,有着该类电影必备的燃点和槽点,优点突出,缺点也不少,充分体现了电影的娱乐功能。但作为纵向比较,两部电影对于中国类型电影的开创意义则不言而喻!也就是说,自己和自己比,是明显进步的,这一点必须充分肯定!在评价的时候,纵轴和横轴都应该加以考量,不应偏颇。


其实,2015年夏天第一次让人们真切体会到“自来水”能量的《大圣归来》也具有同样的意义,当然,不太一样的是,《大圣归来》并没有达到中国动画电影曾经在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初曾经达到过的巅峰水准,但随后中国动画电影进入长达近30年的衰微,彼时《大圣归来》的出现重新推开了“中国动画电影”这扇辉煌的大门,将过往荣誉的金杯重新擦拭,这种重启意义也非常重大!


扯远了,扯回来。


《流浪地球》中表现的某些情感,可能外国人真是没法理解的,比如对亲情的强调,哪怕这种亲情并没有真正的血缘联系。最后时刻,一男一女抱在一起劫后余生,这种事在好莱坞,那必须是男女主,最后大概率还有个深情的拥吻,特别俗套、煽情,但也挺管用。可在《流浪地球》里,抱在一起高空坠落的是男主和收养的妹妹,这么强烈的情感联系,大概非儒家文化圈的人不是很容易理解的。


然后就是很多人都提到的“非要带着地球一起走”这个设定。


因为电影只截取了小说的一小部分,以下的讨论,并非来源于电影,而是小说《流浪地球》。


这篇很短的小说中,最让我动容的情节,就是所谓“最后的地球派”在反抗军的武装面前,选择了投降而不是同归于尽,接受了审判后的他们,被放逐到地表,瞬间被活活冻死,然后,在大家拍手称快的时候,计算中要毁灭太阳系的“氦闪”发生了……


虽然这个片段让我动容,但我真的无法认同整部小说的逻辑:为了400年后才会发生的灾难,要用100代人作为牺牲,流浪2500年,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不但完全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系统,而且,整个人类文明也七零八落得不成样子!


在小说中,人类躲进地下城,生育指标靠抽签,而在灾难到来时,全部按照既定避难规程进行,该轮到谁死谁就死,亲人之间,连悲伤都显得有些多余。而在推动地球离开既定轨道的过程中,地球上一半的人口【大约35亿】成为了牺牲品,同时为了流浪计划的长期实施,地球上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都在为这个终极的也是唯一的目标服务!


所以,地表千里冰封、一片荒芜,人类的精神家园也差不多寸草不生。动植物的多样性没了;消费品的生产被压缩到仅仅维持生命的水平;婚姻关系只具有法律和生育后代的意义,少有情感的参与;文学、哲学、各种艺术门类都保持最低限度的延续,教育最大程度地倾斜于数理化这种实用主义,孩子们不再背唐诗宋词,脑子里绝大部分都是未来用得着的数理化公式……


艺术在消亡,情感在钝化,文化的多样性也几乎不复存在……我真的不知道这种“不计代价,只是为了生存的生存”到底有什么意义?!再说白一点儿:“人类这个物种必须长久地存在下去,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这件事情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意义?!


举个通俗点儿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得了绝症,是否要不计代价地治病?掏光家里所有的钱,尝试各种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甚至中草药,忍受病痛无休无止的折磨,骨瘦如柴、食欲丧失、头发掉光、五感迟钝、记忆消退等等等等,只是单纯地为了延续“生物指标意义上的生存”?对不起,这样的“生存”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生活是要有质量的,指标化的生存难道不是一种凌迟吗?爱情、亲情、美食、风景、小说、戏剧、音乐、电影、雕塑、建筑、服装、美妆……如果没有这些,单纯的指标化生存乐趣何在?我宁可花光所有的积蓄,去看自己的想看的风景,想吃的美食,想穿的漂亮衣服,想尝试的冒险,想体验的不同文化,折腾完了,然后就死掉呗!反正无论怎样都是要死的么,那干嘛不在死之前开心点儿,非要把整个人生都变成未来的未来的未来的未来的垫脚石呢?……


任何生命都是从无到有,任何物种也都会有灭绝的一天,那人类和地球为什么就不能灭亡呢?为什么要为未来的未来的未来的未来的灭亡搭上现在的人和他们的子孙的子孙的子孙的子孙应该享受的幸福和快乐呢?


当然,以上的讨论不是说“有病不去治”或者“出了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而是客观评价和分析后,当发现解决问题所要付出的代价接近、等同、甚至超过问题本身的时候,是否还有必要“单纯为了生存而生存”?也许我现在还不够老,还不能完全体会生命至大至高的可贵,所以不认为需要以极其惨重的代价去延续生存吧!所以,也不排除若干年之后,当死亡切近的时候,今天的言论会变成“打脸”,但现在,我的确是这么想的。


灾难片、科幻片的优点,《流浪地球》都有,比如大场面、强特效、各种不明觉厉的理论;同时,灾难片、科幻片的缺点,《流浪地球》也一样没少,比如人物单薄、科学理论bug、最后一秒营救等等。但总还是瑕不掩瑜的,尤其是考虑到前述的纵轴参照系。对了,莫斯很有点儿HAL9000的赶脚,最后的吐槽还挺给力的!人么,就是感情用事的动物啊!永远成熟不起来的那种~~~


最后说一句吴京,如果《流浪地球》的票房真能再次摸高到50亿,那么,这个男人将证明——达成“百亿票房先生”需要几部电影?答:2部就够了!


一个学武出身的男子,他也许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太高的眼界品味,但他敢打敢拼敢All in,自信自强自成就,不服不行!确实NB!


两部电影都值得去电影院买票好好欣赏,也都值得四颗星。


Fin


评论(46)
热度(68)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回到首页
© 世人皆欲杀 | Powered by LOFTER